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推動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智慧建筑和全裝修成品住房等加快發展,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完善監管體制機制等提出了20條具體措施。這是提升“江蘇建造”品牌含金量和影響力、推動江蘇建筑業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意見》對江蘇省建筑業發展作了展望和規劃,提出至2020年,江蘇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要達30%;建筑、市政甲級設計單位以及一級以上施工企業掌握并實施BIM技術一體化集成應用,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新立項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集成應用BIM的比例達90%;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實施75%節能標準,實現建筑能效提升20%;全省新增綠色建筑5億平方米,其中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比例的50%。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推進綠色發展,推廣裝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是建筑領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著力點。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將是未來建筑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工作和目標之一。這也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意見》提出,要加快完善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數字建造技術應用、實施“綠色建筑+”工程等舉措,促進智能技術與綠色建筑深度融合,積極推廣新型建造方式,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這一方面是在貫徹落實國家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建筑業深化改革的意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為推動“江蘇建造”品牌作全面布局。
回顧建筑業整體發展態勢,可以發現,與往年不同的是,2017年是政府給予建筑業改革發展關注最多的一年。據統計,2017年年初,各地政府報告中關于建筑業的內容明顯增多,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出臺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相關政策文件,從制度保障、技術應用、實現比例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推廣新興建造方式、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一些省市甚至將推動建筑業改革等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例如,山西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7年要“做大做優建筑業”,推動建筑企業整合重組,培育扶持專業資質企業,加快形成一批專業化大型企業集團,支持企業開拓省內外市場。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地制定的目標完成情況喜人。
近年來,江蘇省、浙江省建筑業能取得跨越式發展,政府毫無疑問充當了“開路先鋒”的角色。政府的大力扶持,打破了以往建筑業不受重視的境遇,也為當地建筑業進一步快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未來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新的契機。今后,政府直接參與、推動建筑業發展的情況將更為常見,對于行業企業而言,這是重大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