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全國兩會上,節能減排話題頗受關注,不少代表委員結合自身行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作為一名來自冶鋼行業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萊鋼集團濟南萊鋼鋼結構有限公司加工黨支部書記、生產管理部副部長張學政結合企業情況,提出“關于深化落實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建議”。
近年來,一棟樓房像搭積木一般神奇地在幾十天內建完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而這背后不少都是裝配式建筑方式的功勞。張學政代表表示,裝配式建筑是國家大力倡導的建筑形式。裝配式建筑的出現,代表新一輪建筑業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在裝配式建筑中,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具有抗震性能高、工業化生產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節能環保、便于運輸、施工速度快等優點,特別是鋼結構建筑所具有的延展性可以衰減地震波,鋼結構建筑節點及構件連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綠色無污染的突出優點。”他說,在一些國家鋼結構建筑已占到總量的50%左右的今天,我國鋼結構建筑比例僅為5%左右。
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推進綠色節能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政策,使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推廣應用相對滯后,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一是全社會對鋼結構建筑的了解和熟悉還需要一個過程,二是由于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標準化和規模化達不到而引起的諸如與傳統的普通磚混結構建筑相比造價偏高等問題。
為此,張學政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要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引導廣大用戶了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他認為首先應該是人們觀念上的轉變。其實裝配式建筑的安全性等并不比傳統的建筑差,甚至很多指標都優于混凝土建筑等。他建議在政府投資的有關民生的公共建筑中推廣鋼結構建筑。這樣一來能發揮鋼結構抗震環保的優勢,保證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還能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可以大幅降低造價,縮短施工周期,施工質量更容易得到保證。
此外,政府還應重點扶持龍頭企業,進行相應的政策和市場傾斜,打造世界具有競爭力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適應新時代對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要求。而鑒于鋼結構建筑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具有現場濕作業少,節地、節水、節能環保的特點,建議在環保稽查及停工方面應與傳統建筑企業區別對待,給予特殊政策。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張學政:建議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